服 务 服务
生产设施 生产设施
新品发布 新品发布
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
职业发展 职业发展
新闻中心 NEWS
用汗水丈量梦想,让癌症患者看到希望,探寻科学家王喆的创业之路
浏览量:3520   日期:2017-8-24    字体:[ ]   打印本页

【园区人】用汗水丈量梦想,让癌症患者看到希望,探寻科学家王喆的创业之路




2017-08-22 上海市莘庄工业区 上海市莘庄工业区


对于大部分人来说

有一对世界顶尖名校毕业的子女

有一个患难与共的结发妻子

有一份收入颇丰受人尊敬的职位

有一栋宽敞明亮的别墅

还有什么可奢求的呢?


可是王喆,这位从插队青年走进哈佛校门、师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海外高层次人才,却毅然放下这一切,只身回国,只为实现心中的情怀与梦想。

只身回国,开启创业之路


从1986到2010,王喆在美国生活了整整24年

哈佛大学毕业后,他先后在宝洁制药、杜邦制药和波士顿的Enanta制药公司担任新药研发主管,在抗肿瘤、抗乙、丙型肝炎、抗生素及心血管领域的药物研发方面拥有了100余项新药研发的创新专利。


此外,由他主持的抗丙肝病毒药物EDP/ABT-450(NS3抑制剂)的研发,临床结果达到了100%丙型肝炎的治愈率,最终以3.07亿美元转让给美国雅培制药公司,并于2014年在美国率先上市,成为丙肝患者的福音。




虽然远离故土,但家乡的一切都让王喆难以忘怀,连插队时所唱的民歌,都会不时在他脑海中响起。


 

学成归来,报效祖国,这是我离开国门时所想,24年来也从未忘。

王喆说,所以,即使有着安稳的生活,但在2010年,他依然带着那颗已不再年轻但仍躁动不安的心,回到祖国,最终落户莘庄工业区,开始了他的创业挑战。






药物研发,给癌症患者带来希望


从首席科学家转向董事长,王喆的创业过程并非一帆风顺,最初的一段时间里,他的投入远远大于产出。但创业怎会没有坎坷?从决定归国之时,王喆就已经做好了准备。


“我回来是想解决实际问题的,只要能做成一两款新药,就没白回来。”


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做出更多好药、培育更多优秀的新药研发人才,这是他的梦想,而他也为此燃烧着激情,用心丈量梦想与现实的距离。


药物研发需要漫长的周期,一个新药往往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,

而王喆所创立的长森药业有限公司,主攻的则是更为艰难的抗癌药物研发。“我们研发的药物针对的是胰腺癌、肠癌、血癌等疾病,其中胰腺癌是目前无药可医的绝症。”王喆说道,倘若研发成功,这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福祉,而这,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支撑他和他的团队坚持初心的动力。

当然,这里提及的抗癌药物并非能治愈癌症,王喆解释说,“我们这代人能做的就是尽量控制癌症,让患者多活十年八年,要治愈癌症,还要靠下一代。”


现如今,公司在研新药项目五个、仿制药五个,定位目标是与世界一流制药公司进行竞争并走向世界,打造一流制药企业。


在王喆身上,有着科学家的严谨,也有着文人特有的理想主义色彩,在他看来,目标定得高一些也无妨,只要一步步前进,总有一天能得到一个对得起自己的结果。


成功没有别的路径,就是每天比别人多花30分钟。这是他从上学时期就悟出的道理,也一直坚守到现在。在这一领域有着世界顶尖的学术水平以及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汗水,理想的光芒怎会不照进现实?

来源:党建办(组织人事)

编辑:曹燕

Copyright 2013 上海长森药业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   地址:上海市闵行区金都路4289号7号楼3楼    电话:021-63634910    邮箱:info@lwbiopharma.com